- A+
2018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站在历史的交汇点,做好“三农”工作,必须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
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一个鱼虾绝迹、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乡村,难以承载游子的乡愁,更不可能承载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贫困,通常是贫困乡村相伴相生的两个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全国14个连片贫困区大多与生态脆弱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在地理空间上高度重叠。离开了绿色,乡村就失去了本色;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体的生态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把绿色作为乡村振兴的“底色”,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努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生态好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我国地域广阔,乡村发展差异较大、情况千差万别。农村环境整治既要全力而为,也要因地而异,不可“一刀切”。要把整洁、卫生、环保、美丽作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共同的底线要求,着力消除“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现象。同时,也要根据各地区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指导、分别规划,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方式。综合考虑地理、民俗、发展水平和农民关切,科学确定不同地区整治目标任务,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财力承受度以及农民接受度,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需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欠缺。据了解,全国还有近1/4的农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合理收集和处理,80%的村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处理,约1/3的行政村村内道路没有实现硬化。为此,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契机,围绕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三大重点工作,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短板,告别“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放任自流状况,早日实现农村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由于面广量大、历史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短期内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美丽”接力、久久为功,发扬钉钉子精神,对谋定的工作压茬干、抓到底,在长期努力中夯实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
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需立足农村特点,从农村实际出发。春种秋收的农事、熟人社会的氛围,是农村与城市的一大区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立足农村的特点,遵循自然的规律、源于传统的根脉,不搞脱离生产生活、违背农民意愿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要聚焦群众所思所盼,坚持“农民要什么,我们干什么”。推进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不能生搬硬套城市做法,不能把农村集中居住点建成城市的缩小版、社区的复制品。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乡村振兴的过程让群众参与、效果让群众检验、成效让群众受益,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需注重生态扶贫,兼顾农民增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一定要强;中国要美,农村一定要美;中国要富,农民一定要富。”要做到这些,就要通过富裕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城市要素向农村流动,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要把生态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禀赋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发展优势,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积极探索绿色产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生态扶贫新路子,重点发展生态种养、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努力造就“一个农业基地就是一个旅游景点、一座乡村民居就是一道怀旧风景、一道农家土菜就是一份童年回忆”,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努力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融合”,真正实现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精准脱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