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长江生态环境?;ば薷醋さ愀傺芯抗ぷ鞣桨浮罚榻?8个工作组进驻长江沿线12?。ㄊ校?8城,进行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指导。
作为近年来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一条宝贵经验,驻点跟踪研究机制,逐步显现其可复制、易操作等特点,为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从京津冀延伸至汾渭平原
2017年下半年,生态环境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和地方,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为主要依托,成立了由近1500名优秀科学家和一线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作为大气攻关的组织管理和实施机构。同时,成立了28个跟踪研究工作组,深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长期驻点跟踪研究、提供技术指导。
向地方派出跟踪研究工作组,被视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关的一大亮点。地方普遍反映,派驻到地方的跟踪研究小组对当地治霾帮助巨大。
跟踪研究工作组具体做什么呢?
正如专家指出,国家制定的各种攻坚方案是一般性的方案,每个城市有各自的污染特征和工业结构,比如邢台主要污染源是焦化和玻璃工业,邯郸是钢铁,石家庄周围有很多燃煤电厂。因此,每个城市量身定制“一市一策”尤为重要。
28个跟踪研究工作组下到地方后,会同地方环科院、监测站以及相关科研单位,共同完成三件事:一是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二是污染来源解析,三是提出“一市一策”的综合解决方案。
此外,除了完成科研任务,28个跟踪团队还帮助地方培养科研力量,确保在攻关结束之后,地方“后继有人”。
2018年2月,生态环境部召开的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成果研讨与交流会指出,通过对“2+26”城市进行长期驻点跟踪研究和技术指导,获得了更加精准的污染源排放清单,形成了重污染成因的科学共识,并提出了精确有效的重点行业治理方案。
最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数据显示,当年“2+26”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7%,重污染天数下降28.8%;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0.5%,重污染天数下降43.6%,圆满实现了“大气十条”的目标。
正是基于驻点跟踪研究在治污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和良好成效,2018年9月,生态环境部又将这一机制拓展至汾渭平原11个重点城市的“蓝天保卫战”中。
“‘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机制是开展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科技支撑‘大气十条’成功实施的重要经验总结,也是一项重大的科研组织机制创新。在汾渭平原推广应用该机制,是支撑打赢汾渭平原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痹?018年9月29日召开的汾渭平原11城市“一市一策”启动会暨攻关项目技术交流会上,参会的官员及专家学者对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机制给予了充分肯定。
从治气拓展至治水
2017年9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攻关项目启动大会,李干杰部长在会上指出:“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作为总理基金项目,要为全国和其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经验和借鉴?!?/p>
现在,作为项目的重要经验之一,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机制已经不仅局限于大气污染治理领域,更被应用到了长江生态?;ば薷垂ゼ嵴街?。那么,与应用于治气领域相比,这项机制应用在长江流域生态?;ば薷粗谢嵊心男┬卤浠??
根据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印发的《长江生态环境?;ば薷醋さ愀傺芯抗ぷ鞣桨浮?,此次58个跟踪研究工作组进驻长江沿线12省(市)58城,主要担负7项任务。
一是开展源清单编制和生态环境问题解析;二是提出重点污染源控制与治理技术方案;三是支撑开展重要水体保护与修复;四是开展生态环境风险监控预警;五是提出“一市一策”综合解决方案;六是形成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解决方案;七是提升地方科技支撑能力。
对比可以看出,长江沿线58城的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任务增多了,担负职责更重了。除了和大气污染治理一样要制定排放清单、做好源解析、提出“一市一策”外,还要负责提出重点污染源控制与治理技术方案等工作。
从人员组成来看,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也主要由具有研究优势和积极性的中央级科研单位和地方生态环境科研与监测机构,以及相关科研单位等共同组成。
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肩负“送科技、解难题”的任务,通过深入一线和驻地研究的方式,紧密结合地方政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际需求,协助开展“找问题、提建议、出方案、做评估”等科技服务工作。
为了统一驻点跟踪研究技术规范和要求,提供平台和技术方法,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质量把关,并整理汇总各方情况,形成流域总体解决方案,生态环境部借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的方式,组建了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作为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的技术抓总单位。
一系列的实践已经证明,驻点跟踪研究让科研人员深入一线,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互动,通过“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完善”的科研工作模式,能够有效解决科研与实际脱节、科研成果不落地的问题。同时,也能帮助地方培养人才,促进地方技术力量的“自我造血”,全面支撑地方政府突破污染防治攻坚战“有想法、没办法”的瓶颈。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污染治理领域采用这种工作机制,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更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