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并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市情实际,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全面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努力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新路子。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和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6.8%。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美丽大连”
大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得到有效完善。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连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不断深化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持续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同步提升。
加强绿色发展顶层设计。大连市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把建设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摆在突出的位置。出台了《关于加快绿色发展提升环境品质的意见》,描绘了城市绿色发展路线图,着力转变以往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效益产出、轻环保投入的发展观念,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出台《推进资源环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实施方案》等文件,初步形成多领域、多层次、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出台《大连市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试行)》,明确了组织、发改、经信等50多个党政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2017年以来,大连市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增设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指标,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市委、市政府连续3年与各地区党委、政府签订《大连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逐年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实绩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
坚持以全面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为主线,为大连经济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大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推进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始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传统装备制造业绿色升级。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大连市在振兴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向着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低污染、低消耗方向发展,增强产业内生动力,降低环境污染。今年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8.9%和31.7%,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23个和15.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连续11年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一大批高技术附加值、符合转型升级趋势的新产品,正逐渐成为引领大连经济提质增效的“生力军”。
加快完善石化行业产业链和布局调整。作为全国最大的石油加工城市,过去存在大而不强、没有形成产业链发展格局的短板。近年来,大连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正在逐步走出“油头重、化尾轻”的失衡格局,开始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加快大型石化企业现有装置的安全和环保升级改造,在控制规模总量的基础上,完善优化现有内部产业链。同时,按照炼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承接大连市区和大孤山地区石化产业转移,推进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连市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坚决不搞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的落后产业项目。严格控制新增过剩产能,从源头把关,每年修订《大连市产业能效指导目录》,设立能耗准入限额。通过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充分发挥环境标准引领企业升级改造和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加大重污染企业淘汰力度,完成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大连市紧紧扭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践行绿色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加快发展集成电路、储能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连续4年增速超过10%。航运、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今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59.8亿元,第三产业占比从2006年的44.1%优化调整为54.1%,产业偏重的问题逐步得以改善。
壮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近年来,大连市大力扶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高效锅炉、余热余压利用、大气污染防治等节能环保装备不断更新,高效节能电器、绿色建筑材料等节能环保产品更新换代,节能技术咨询、合同能源管理、水污染治理与运营等节能环保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高效节能电器、绿色建筑材料、用能系统优化等特色行业,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要抓手,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环境质量改善和提升
大连市以产业转型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为抓手,加快推进集中供热、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农村环保设施建设。2017年,大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6条主要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达86%,全市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占比达87.9%。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采取“控煤、控车、控工业源、控尘、调结构”五大措施,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2016年以来,大连市取缔10吨以下燃煤小锅炉1912台,提标改造20吨以上燃煤锅炉918台,减少约19.55万吨煤炭消费量。实施区域一体高效供热,完成全部30万千瓦以上机组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66460台。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整治,2018年扬尘源面积同比减少9528公顷,净减少率达26.1%。持续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市民首选公交出行比例达70%。加大资金补贴,积极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全市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2720台,占比达72%。
深入实施碧水行动。“水十条”实施以来,大连市真投入真解决,标本兼治。2016年以来,全市新建污水处理厂16座,提标改造13座。城镇日污水处理能力从2016年的124.3万吨增加到198.9万吨,提高60%。关停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61家企业,将穿越13处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的43个路段划定为危险化学品车辆禁行区,向主城区供水的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扎实开展农村生态治理。大连市着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累计投入近8亿元,完成环境敏感区域内637个村庄集中连片整治。开展农村污水垃圾、饮用水安全等治理,农村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70%。累计投入15亿元生态修复资金,实施长海县獐子岛及马坨子岛等重点海湾、岸段和海岛整治,老虎滩湾生态整治清淤12万立方米,普兰店湾水域形成45公里环海湾沿岸景观带。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奋力谱写美丽中国的大连篇章,是大连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内容。大连将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新时代大连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