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共识。尤其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实施后,以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落实情况为督察重点,而不是“走过场”,让环境保护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有力地督促了各级党委和政府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
应该说,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深度前所未有,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高度前所未有。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做到真重视真行动,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思维、主动作为,推动了辖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誉。然而,笔者在基层调研时也感到,当前,个别基层领导干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实真重视,但真行动却略显不足,亟待取长补短加以克服和弥补。
当前,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仍有污染防治工作“60分万岁”的思想,把应付过去、不被追责问责作为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标准线。于是,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时,往往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致使环保措施治标与治本失衡。有的基层领导干部看环境质量偏爱纵向比较,总觉得与前些年相比,当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了,于是污染防治工作推一推就动一动,上级不检查不督促,就小富即安、小步慢行。还有的基层领导干部指示要求提了一箩筐,然而,当治污工作真遇到难以跨越的绊脚石时,却又躲在后面,王顾左右而言他,把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推了之,或在相关文件上不疼不痒地批示“留痕”,这也造成不少治污瓶颈问题迟迟得不到彻底解决。
当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迎难而上主动干。如果光说不练,或者说一套做一套,只会贻误战机,让小毛病恶化成难以救治的大疾患,不仅严重制约生态环境改善的进度和幅度,而且还可能让区域环境质量挂倒挡、开倒车。同时,个别领导干部如此作为,也会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声誉,甚至伤及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作风和士气。因此,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既要真重视又要扑下身子付诸真行动,全力以赴追求真效果。对此,笔者有3方面建议。
一要增强治污韧劲,永葆持续发力的执着性。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会面临新旧矛盾的困扰,也会承受各种各样的非议,还会遭遇无法预料的挑战。对此,不能因矛盾错综复杂而迷惘,也不能因问题多元交织而自缚。务必坚守政治定位,保持治污定力,不为各种干扰所左右,坚决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要继续强化治污攻坚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紧迫意识和使命意识,力戒心浮气躁,不幻想毕其功于一役,增强久久为功的韧劲,促使各项治污决策落地生威,确保污染防治攻坚战蹄疾步稳。
二要严格工作标准,保障治污攻坚的高起点。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治污标准就会带来什么样的环境质量。比如,近两年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治理之所以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就在于各级党委政府高标准部署、严要求落实,始终保持了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态势。因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务必要严格标准,坚持不达标准不撒手,不出成效不撤兵。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坚持高标准治理污染,要在任务部署时,逐条对照上级的政策要求,结合当地环境现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治污举措,不能以任何理由打擦边球,甚至打折扣搞变通,降低截污控污的标准。要在措施推进时,狠抓治理质量、严控完成时限,防范推诿扯皮,懒政怠政,让治污过程走了过场。要在任务验收时,实地查看局部环境改善幅度大不大,走访附近群众满意不满意,切实让环保为民、环保惠民落到实处。
三要紧盯瓶颈难题,提振攻坚克难的精气神。生态文明建设正全面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必将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因此,面对历史积累下来的老大难问题,不仅不能躲着瞒着绕着,反而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一战到底的勇气和精准克敌的战术,为环境猛药去疴、刮骨疗伤。
治污难题往往是制约环境质量改善的瓶颈问题,是不得不攻克的碉堡。对此,要在深挖内部潜力的基础上,统筹整合各方治污资源,动员团结各种治污力量,实施联合协同作战,集中优势兵力,实施高效打击,坚决打通治污壁垒,使其变为生态通途。同时,要以水滴石穿的努力,摸清影响环境的要素,查清问题掣肘的根源,通过下苦功实功,全面攻陷久拖未解的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