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今日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主持专题询问。栗战书指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增强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是这次执法检查的经验体会,也是贯穿此次“法律巡视”的一条主线。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府一委两院”都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共同努力,敢于担当,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紧攻坚;要强化问题导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要结合各地污染防治实际,分类施策、精准发力;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各尽其责,推动和保障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各项法律、决议全面有效实施,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务委员王勇代表国务院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回答询问。
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
王勇在回答国务院将采取哪些措施,依法防治大气污染,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问题时表示,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他指出,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推进环境保护、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加快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前不久国务院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今后三年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主攻方向,包括重点措施和任务,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间表、路线图,包括施工图。要把落实三年行动计划作为今后三年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抓手,狠抓落实推动。加快制定考核办法,稳扎稳打,分步推进,确保完成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第二,健全法规制度和科技标准体系,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支撑。要加快研究制定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污许可制度;研究制定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行业准入条件,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提高重点区域过剩产能的淘汰标准,加快出台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等。第三,加强督察执法,进一步夯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强化部门联动,落实“一岗双责”,充分发挥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作用,进一步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防治工作格局。继续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积极探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加强和优化基层环保能力建设,为环境司法提供有力的保障。第四,深化环境治理体系改革,加快构建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推动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发展
有委员提出,如何健全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
赵英民表示,一是要进一步做好排放标准评估工作,加大标准的制修订,主要是针对目前在控制VOCs防控臭氧污染方面排放标准的缺陷,要进一步完善国家排放标准体系,使行业覆盖更广,污染控制更有针对性。二是全面落实达标排放计划,大幅度减少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综合运用经济政策手段,推动污染治理技术升级改造,为进一步加严排放标准限值奠定基础。
针对有委员提出的到2020年如何将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建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赵英民表示,通过排污许可制度,推动固定源环境管理实现了4个转变。一是实现了对排污单位的排放污染物粗放管控转向了对排污单位排放口的精细化管控。二是通过排污许可证从管控四项主要污染物转向多污染物的协同管控。三是以污染物排放浓度管控为主转向了对企业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管控。四是从管控一般的排污情形转向日常管理和重污染天气等特殊时段的企业排放行为管理。
赵英民表示,这次执法检查报告对排污许可制的实施也提出了相关问题,生态环境部将认真研究落实。一是加快推进排污许可制改革配套法规建设,尽快出台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排污许可制度作为固定污染源管理的核心基础地位,尽快推动固定源实施一证式管理。二是加快排污许可证全覆盖速度,做到核发一个行业、清理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明年,要实现覆盖固定源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80%以上的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所有固定源全覆盖。三是进一步加大依证监管执法的力度。
推动区域联防联控,各地区、各部门形成合力
有委员询问,未来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的综合协调方面有何进一步改进措施和制度安排,以更好地使各地区、各部门形成合力,实现协同发展?
“‘大气十条’的实施过程中,部门协作和区域协同治污方面的探索,为我们下一步深化联防联控机制,破解大气污染长距离传输、区域间相互影响的难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给我们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赵英民介绍说,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深入贯彻大气污染防治法,按照国务院发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充分发挥好现有机制的作用,进一步调整优化联防联控的范围,进一步拓宽部门间协作的领域,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第一,深化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调整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进一步强化京津冀区域协作机制的领导力、执行力。另外,建立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纳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来统筹领导,继续发挥好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的作用,探索建立可推广、可复制的区域间长效协作机制。
第二,开展重点区域的攻坚行动。在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将尽快制定并实施三大区域的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问题为导向,标本兼治,从产业、能源、交通、用地结构调整入手,加大秋冬季工业企业生产调控力度,将任务措施分解落实到各个城市,统筹调配全国环境执法力量,实行异地交叉执法、驻地督办,确保方案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第三,开展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按照分区指导、区内统一的原则,各重点区域内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夯实应急预案、应急减排措施,开展清单化管理,做到涉气企业全覆盖,在发生区域性重污染天气期间实施区域应急联动。
第四,落实各方责任,强化问责。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抓紧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有关地方和部门的落实情况将纳入到国务院大督查和相关的专项督查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