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稳中向好,入海河流水质不容乐观

  •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稳中向好,入海河流水质不容乐观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重要新闻

国家海洋局19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但入海河流水质状况不容乐观,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

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维持在较好水平,夏季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6%,连续三年有所增加。与上年同期相比,夏季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减少3700平方公里。

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副司长霍传林说,除了海水质量总体有所改善、生物多样性状况保持稳定之外,2017年,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基本满足使用要求,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比率有所升高,赤潮、绿潮灾害面积大幅减少。

霍传林同时表示,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公报指出,近岸海域主要存在4大环境问题:

——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2017年冬、春、夏、秋四季,近岸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分别占近岸海域的16%、14%、11%和15%;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区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4个大中型海湾中,20个海湾全年四季均出现劣四类海水水质。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实施监测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海草、珊瑚礁等20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中有16个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杭州湾、锦州湾持续处于不健康状态。

——陆源入海污染压力仍较大。在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多年连续监测的55条河流入海断面水质为劣四类的河流比例分别达44%、42%和36%。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无明显改善。

——海洋环境风险仍然突出。河北秦皇岛海域、福建南部海域赤潮发生期间,部分贝类体内检测出麻痹性贝毒素。2017年初黄海南部海域马尾藻暴发,对江苏近岸紫菜养殖产生影响。此外,渤海滨海平原局部地区土壤盐渍化有加重趋势,砂质海岸局部地区海岸侵蚀加重。